“数字人刘邦”跨越两千年“现身”第三届汉文化论坛
中新网徐州11月5日电 (唐娟 朱志庚)11月5日,数字第三届汉文化论坛在江苏徐州开幕。人刘现场长约5分钟的邦跨开场短片上演了一场跨越两千年的“相见”视听盛宴。通过 AI新技术赋能,越两汉高祖刘邦——不再是千年古籍中静态的文字或后世想象中模糊的画像,而是现身以一个栩栩如生的数字人形象,穿越时空,第届昂然“出现”在众人面前。汉文化论
第三届汉文化论坛现场,数字“数字人刘邦”与众人“相见”。人刘 朱志庚 摄这不仅是邦跨一次信息技术的集中展示,更是越两经过全国10多位权威史学、考古学、千年美术史专家的现身再三考证与严格把关,利用人工智能,第届对这位汉文明塑造者进行的一次最接近真实历史的容貌复原。
关于刘邦的长相,史料与传说交织,充满了神秘色彩。《史记·高祖本纪》为他描绘了一幅经典的“帝王相”:天庭饱满,额头丰盈,鬓角和胡须美观,更传奇的是,左腿上长了72颗黑痣。这些记载,无疑为刘邦的形象笼罩上了一层“真龙天子”的神性光环。
AI究竟如何还原出一个“最接近真实”的刘邦?整个过程如同一场严谨的科学考古。专家们首先对信史中“隆準”“美须髯”等有效信息进行提取,作为核心骨骼。同时,参考汉代兵马俑、壁画、雕塑中的人物面部特征,为AI提供了时代审美与人体结构的数据库。AI通过学习海量的汉代人物图像数据,并理解输入的文本指令,最终“计算”出一个既符合历史记载,又具备生动气韵的刘邦面容。他不再是神坛上虚幻的“真龙天子”,而是一位目光深邃中透着睿智与豪气的开国帝王。
5日上午这场“亮相”远非简单的登台,而是一场精心构建的“情景再现”。“数字人刘邦”并未静立,而是还原了他击筑而歌的经典场景。随着筑声铿锵,他本人也沉浸于韵律之中,吟诵响彻千古的《大风歌》。
“飞骑”铭陶骑马俑奔腾,陶跪坐甲胄俑枕戈待旦,陶绕襟衣女舞俑甩动长袖……来自徐州博物馆的西汉陶俑组,也成为5分钟开场片叙述的焦点。(完)
(责任编辑:娱乐)
- 债市“科技板”落地半年 发行规模达1.38万亿元
- 十五运会倒计时:相约香港,共赴大湾区体育盛会
- 这些“男”题并不难解|中国男性健康日
- 骨质疏松症早了解,别等骨折才重视|世界骨质疏松日
- 天津海关“胰岛素通关快线”服务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
- 境外采购商人数再创历史新高!速览第138届广交会亮眼成绩→
- 文明迎全运,广州准备好了!全省五大文明实践行动正式启动
- 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第五届南粤技术能手奖初审通过人员名单的公示
- 汽车之家发布2025年Q3财报:AI与O2O双轮驱动 生态布局加速落地
- 多国人士:中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清晰阐明立场
- “根治”高血压、“攻克”癌症、“替代”胰岛素?假!中消协提醒→
- 教育合作育英才 湾区奔涌新活力
- 湖南卫健委通报“省人民医院祖某某、曾某生活作风问题”:情况基本属实
- 构建生物医药创新生态,推动湾区产业跃升|打造新经济动力
